05
2005
01

小时候的理想,看书,写文。

那天去水盼的叶子,看见她写了一篇读后感,洋洋洒洒一大篇,和她平时精巧的手法有些不同,看完了,觉得这丫进步了。 我们以前都在一个论坛写一些和游戏千年有关的爱情故事,她的文字简练精巧,最初的那篇《千年的七个瞬间》让我大叹不如,我写的东西就是长,用蓝殇说的话,就是短篇也很长,絮絮叨叨的。 我们的爱情小说都属于那种风花雪月的吧,有病呻吟。 水盼的文章里说起小时候谈理想。 这是当代中国小学生的金牌命题作文:我的理想。我想,任何一个国内小学生都写过这个题目的吧。 老师的高分都停留在这些主题里,做教师,做医生,做军人…… 当时我不记得我写的什么了,不过,我记得那时候我想做什么,那时候我特想做一个弹棉花的,就是把很多碎棉花放在一个台子上,用一种手工的工具把这些棉花做成一张被子这样的工序。这是小时候和外婆去乡下无意中看到的,一个青年男人,带着一个口罩,扛着一个象一张大弓一样的东西,手里拿着一个木锤(不知道是什么,姑且这么说)一直弹那一根弦,把蓬松的棉花弹得紧实起来,单调的声音,砰砰砰……不知道为什么,那时候就喜欢这个单调的操作,觉得这是一个何其美好的事情。 可惜,我没敢往作文里写,没有三毛的那个勇气。 三毛小时候写《我的理想》的时候,她写:“我要做个拾破烂的,一边可以享受自然的阳光,一边可以看看别人是不是丢掉了什么好东西”老师大怒,打回去重写。三毛的第二个理想是:“我想做一个小贩……”老师勉强表示满意,虽然不够崇高,毕竟也是社会流通的一个环节,至少比起第一版已经进步了,接下去三毛写:“我想做一个小贩……一边可以享受阳光,一边看看有没有人把好东西扔在旁边的垃圾堆里”看到这里,我忍俊不禁,换汤不换药。 呵,扯远了。 水盼的文章里谈到,从小看到大的文字。 小学时期在翻烂了那些安徒生系列的童话以后,在三年级看第一本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,一看欲罢不能,把老爸书房里的金庸小说全数收来看完,五年级的暑假,去小姨那里,看第一本琼瑶小说《穿紫衣的女人》,初中二年级看第一部世界名著《飘》,比较下来,看世界名著的时候脑子比较累,长得不能再长得句子,一句话可以两排中间没一个标点,总让我回头来再读一遍到底什么意思,对于我这种看书一目十行的人,相当不得劲,所以到现在为止,我没好好看过几本名著。 初中开始,就开始看很多乱七八糟的书,四大名家的武侠自然是一本不漏,琼摇全集在初一就全部看完,中间还穿插看那些台湾女作家的浪漫小说,二年级以后就很少看这些东西,看张爱玲,看一些奇怪的东西,印象很深的是买了一套宣永光的《妄谈。疯话》不知道当时是为何而买,一个不起眼的封面,一个古怪老头。后来一个朋友推荐看南怀瑾的说,定下功课,一定要读完的一本《论语别裁》看了很久,到现在还在进行中,不否认,我是半强迫在读这本书,朋友的话,你如果认真的看完,对你一定是个不小的影响。为了这句话读这本书。 开始玩游戏以后,很少有时间看书,放几本书在床头,睡觉之前或者起来早了翻翻,回想一下,好像就看了几本毕淑敏,王海鸰,池莉,叶倾城的,看起来不吃力,故事贴近生活,既不是那种很残酷的现实,也不算那种没完没了的风花雪月,如同家常菜一般,比较适合我的胃口。 后来在论坛,因为想好好的做一个氛围好的坛子,对每一个原创作品我都想用心的去看,争取做到最真诚的回复,知道这才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,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充斥进我的大脑,无论我个人是否喜欢,我都坚持看完,有一度,觉得自己象极了语文老师,说真的,把我弄得很疲惫。 一些我看不懂的另类文章,文字里充满着大篇幅的灰暗描写,无边无际的灰黑色,如同下暴雨前浓厚的乌云,压迫的人喘不过气来。 要么,就是一些短碎句子的诗,这是我最头痛的,即使我耐着性子看上两遍,我还是看不懂在说什么,不得不回帖的时候,就挑上两句我看起来还可以的句子复制完毕。 再一种就是所谓的小资,文章里大量使用星巴克,卡布其诺,迷迭香,蔬菜沙拉,手编草帽,哈跟达斯,夹着着各种名牌的英文,看得不知所云。用我和水盼的说法就是另类的矫情,其实,我又何尝不是走这样的路线呢,只是没有大量使用这些词汇,极为讨厌别人说我写的文章里有安妮宝贝的味道。 前些日子,宁可把金庸的小说又拿出来看上N+1遍,也不想在网上看任何文字,直到前几天看水盼的读后感。看完就冒出这翻牢骚出来。 偶尔,会有认识的人说我写的东西好,才女。 每每这时候,我都觉得汗颜,实实在在的汗颜,都是一些朋友带着爱屋及乌的心情来看我的东西,其实去逛过几个论坛的人都知道,那些文学论坛上,15.6岁的小女孩写的东西都比我强太多。 越到后来越不敢写东西,怕写出来的东西不堪,越来越迟钝。
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